气调保鲜库设备运行故障排查:制冷不良、气体泄漏如何解决?
气调保鲜库(CA库,Controlled Atmosphere Storage)是一种通过调节库内气体成分(如降低氧气浓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等)并控制温度、湿度来延长果蔬等农产品保鲜期的设施。其正常运行依赖于制冷系统和气体调节系统的稳定工作。当出现制冷不良或气体泄漏等问题时,需要及时排查与解决,以确保库内环境稳定,保障储藏品质。
下面分别针对制冷不良和气体泄漏的常见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一、制冷不良的排查与解决方法
制冷不良表现为库温降不下来、波动大、库内温度高于设定值等,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
常见原因:
制冷机组故障
压缩机不启动或工作异常
制冷剂(如R22、R404A等)不足或泄漏
冷凝器散热不良(灰尘堵塞、风机故障、环境温度过高等)
蒸发器结霜严重或化霜系统故障
膨胀阀、电磁阀等控制部件工作异常
电气控制系统问题
温控器故障或设置不当
传感器失灵,导致控制系统误判
电源不稳定或接触不良
库体保温性能下降
库体隔热材料老化、破损
门封条损坏,冷量损失大
库门频繁开启或关闭不当
蒸发器风循环问题
风机故障或不运转
风道堵塞,空气流通不畅
排查与解决步骤:
检查制冷机组运行状态
查看压缩机是否正常启动和运行,听是否有异响,观察压力表显示是否在正常范围。如果压缩机不启动,可能是电气控制、保护装置动作或压缩机本身故障,需要排查电源、控制线路及压缩机状态。
检查制冷剂是否充足。可通过压力表检测系统高低压侧压力,如压力明显偏低,可能存在制冷剂泄漏,需找出漏点并补充制冷剂。常见漏点包括管路接头、阀门、焊缝等,可使用检漏仪或肥皂水查找。
检查冷凝器是否散热良好。冷凝器表面应清洁无尘,风机运转正常。如果冷凝器被灰尘、杂物覆盖,或风机损坏、周围环境温度过高,都会影响散热效果,导致制冷效率下降。定期清理冷凝器,检查风机电机与电路。
检查蒸发器是否结霜过厚或化霜系统故障。蒸发器结霜会影响热交换效率,如果化霜定时器、加热器或传感器故障,会导致霜层无法及时清除。应检查化霜系统各部件运行情况,必要时手动除霜并修复故障元件。
检查膨胀阀、电磁阀等控制部件。这些部件如果出现堵塞、调节失灵,会影响制冷剂流量,导致制冷不良。可根据压力变化及运行状态判断是否需要清洗、调整或更换。
检查电气控制系统
查看库温控制器设置是否合理,确保温度传感器工作正常,没有偏差或损坏。如果传感器失效,可能导致控制系统无法正确判断库内温度,从而影响制冷运行。
检查电源线路是否正常,有无断电、接触不良、保险丝熔断等问题。确保控制柜内各电气元件工作正常,无过热、烧蚀等现象。
检查库体保温与密封
检查库体隔热层是否有明显破损、老化,特别是墙体、地板、天花板等部位,必要时进行修复或加强保温处理。
检查库门密封条是否完好,门关闭后是否严密。如密封条老化、变形或损坏,会导致冷量外泄,应更换密封条。
尽量减少库门开启次数和时间,进出时快速操作,必要时可加装风幕等辅助设施减少冷量损失。
检查蒸发器风循环系统
确保蒸发器风机正常运转,无异响、卡滞或停转现象。风机故障会导致空气流通不畅,影响库内温度均匀性与制冷效果。
检查风道是否畅通,有无堵塞、积尘或异物影响通风。定期清理风道及蒸发器表面,确保空气流通良好。
二、气体泄漏的排查与解决方法
气调保鲜库通过调节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成分实现保鲜,一旦发生气体泄漏,将直接影响库内气体配比,降低保鲜效果,甚至造成储藏产品质量下降。
常见原因:
库体密封性能下降
库门、观察窗、穿线孔、管道接口等部位密封不严
库体材料老化、接缝处开裂或变形
库门频繁开启或关闭不当,导致密封结构受损
气体调节系统故障
气体阀门、管路连接处密封不良
气体发生器(如制氮机、二氧化碳发生器)或气体注入系统存在泄漏
气体传感器故障,无法准确监测气体浓度
人为操作或管理问题
操作过程中未及时关闭气体注入系统或阀门
日常检测与维护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微小漏点
排查与解决步骤:
检查库体整体密封性
定期检查库门密封条是否完好,门框是否变形,确保库门关闭后无缝隙。如密封条老化或损坏应及时更换。
检查观察窗、穿线孔、管道穿墙部位等是否密封良好,必要时使用密封胶、发泡剂或密封垫进行加强处理。
对库体结构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墙体、地板、天花板接缝处,查看是否有开裂、变形或破损,必要时进行修补与加固,确保整体气密性。
检查气体调节系统
检查所有气体管路、阀门、接头等连接部位是否存在漏气现象,可使用肥皂水或专业检漏仪器检测。重点检查制氮机、二氧化碳发生器、气体混合装置及注入管道系统。
检查气体传感器工作状态,确保其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如果传感器失效或偏差较大,可能导致误判气体浓度,应及时校准或更换。
确保气体调节设备(如制氮机、二氧化碳发生器)运行正常,无异常噪音、泄漏或性能下降。定期维护设备,清理过滤器、检查管路密封。
加强操作与管理制度
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气调库操作规程,气体调节和注入过程应由专业人员操作,避免误操作导致泄漏。
在每次气体调节操作后,应进行气体浓度检测与系统密闭性检查,确保库内气体环境稳定。
建立定期检测制度,使用专业气体检测仪器定期检测库内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以及库体整体气密性能,发现异常及时排查。
日常监测与维护建议
安装在线气体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库内氧气、二氧化碳浓度,出现异常自动报警。
定期对气调库整体系统(包括制冷、气体调节、电气控制等)进行维护保养,清洁、紧固、检测各关键部件,防患于未然。
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对气调保鲜原理、设备操作及故障判断的能力,确保日常管理科学规范。
总结
气调保鲜库的稳定运行需要制冷系统与气体调节系统的协同配合。当出现制冷不良时,应从制冷机组、电气控制、库体保温、风循环等方面逐一排查;当发生气体泄漏时,则需重点检查库体密封性、气体系统各连接点及传感器等,并加强日常管理与维护。通过及时有效的故障排查与处理,可以确保气调保鲜库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从而有效延长农产品保鲜期,减少损耗,提高经济效益。